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锦集九篇
【实用】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锦集九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同。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们汉族过年吃饺子的风俗。
除夕那天,妈妈要包团圆饺子,要求我也参加。妈妈早早的调好饺馅,擀好面皮,每张面皮薄厚均匀,方方正正。准备工作做好后,包饺子正式开始。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看看我包的不是馅多就是馅少,不是躺着就趴着。再看看妈妈包的,就像精神饱满的大将军,站在那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接受考验的士兵。我包的呢?已经两腿发软,像打了败仗似的,不敢抬头见人。
我又包了一个,我把两边给捏住了,可是它那饱满的肚皮却露馅了。我叹道:“真难呀!”我泄气了。妈妈对我说:“干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听后我点点头,妈妈教我包饺子,先拿起饺子皮平放在手心,再夹点馅在面皮上,然后两端对折按紧,弯曲挤压,就这样一个饺子就完成了。这下我的就像打我胜仗回来的将军,我开心地笑了。
年三十的饺子不仅形式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定。首先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摆放整齐,民间叫圈福。
我们汉族吃饺子的风俗从古延续至今,因为它代表着欢乐、团圆、吉祥!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2
在我记忆中,每年最开心的事就是过春节了。
春节前几天,大人们都忙着张罗这张罗那,又是贴春联又是买年货。最着急的要数我们小孩子了。爸爸妈妈买了很多好吃的,准备过年时吃,而我们平时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不能吃。我们只好急切地盼望着春节赶快到来。
除夕那天晚上,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五口起兴致勃勃地看“春晚”,窗外偶尔还会传来几声炮响。电视里有趣的相声、搞笑的小品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快十二点的时候,我们下去放烟花。烟花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半个西瓜,有的像一张笑脸,各种种样,美极啦!
初一早晨,拜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一句吉祥话,像:“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会送上一份礼品。这时,主人就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当我正想着可以用这些钱干什么时,却被“无情”的妈妈给收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作客,丰盛的饭菜、温暖的祝福包围了我。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了,每当我细细回想,总会笑出声来……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3
“咚咚”新年的钟声,在荡起回肠的呐喊中,在十三亿兄弟姐妹的呼唤中,在神洲大地深深的期盼中敲响了,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告别了辉煌的过去,迎来更加璀璨的未来。
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时,我已知道今天是我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春节。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和老爸老妈去到外婆家过年。我到的时候外婆正在贴对联,我大声吵着:“我也要贴,我也要贴。”外婆只好把福字让我贴,我心想,这还不好贴吗?说罢,我把胶水涂在上面往墙上一贴,老妈立刻跑了过来,用力把福字扯下来,我生气地说:“为什么把我贴的福取下来?”老妈一本正经地说:“福字应该倒着贴,这样福倒了福就到了呀!”“”噢!我惊叹地表示同意,我又拿起福字贴,倒着贴在了门上。这时,我就从一件小事中体会了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了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新年。
这个新年令我终身难忘,我至今还记得那次倒贴福字给我的启示:做什么事不要死板,要从表面现象和本质体会其中的奥妙!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4
“过年了!”一大早起来我就大声喊道。我张开眼睛,一直往大钟上瞅。啊!已经九点半了。我急忙穿好衣服,跑到楼下看了看连一个人还没来,我就放心了。
我赶紧拿起爷爷,奶奶,爸爸给我三个表哥的红包,每个红包里有伍佰元,我负责发给他们,他们都拿了1500,我拿了1700,。吃饭了,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香喷喷的牛蛙炒青椒,美味的车厘子,金桔,小番茄,葡萄,还有海鲜。我吃完了,伸开了懒腰,吃完饭我的两个表哥合起伙来欺负我。我拿着大砖头和鸡毛掸子去打他们,他们吧我的武器抢走了,然后用“铁拳法”挠我痒痒,我不告而别去了外婆家。外婆和妈妈,阿姨不辞辛苦地做菜。
傍晚,一桌子的好菜还有水果,我因为中午吃的太饱所以吃得很少。我吃完我们就在玩词语接龙,每次接到妹妹她就说不出来了。我们还在看春晚,看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新年真好!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了,过年了,城市里仿佛使出了“空城计”,大街小巷不像就是往日这般热闹了,因为很多市民都回乡下老家过年了,我家也不例外。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准备到乡下奶奶家过年。一路上,只见行道树上挂满了各种红灯笼,市政广场上也设置了大牌坊,到处充斥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来到奶奶家,看见奶奶正在灶头上张罗着年夜饭,我和爸爸一起在大门上贴上了春联,不一会而,年夜饭准备好了,奶奶将一盘盘包食饼筒的菜捧上大圆桌,爷爷拿上香、蜡烛开始祭祖仪式,祭祖仪式结束后我们全家一起上桌,自己动手,包起食饼筒,这就是我们当地的年夜饭。我也学着爸爸妈妈一口气包了2个,随后就像是只饥肠辘辘的小猪狼吞虎咽起来,把肚子撑的饱饱的。
晚饭过后,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春晚,聊聊即将过去一年的收获和对明年的憧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爷爷奶奶还给了我压岁钱。当新年的钟声敲响,顿时外面爆竹齐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小山村就像是炸开了锅似的,变得热闹非凡,天空被烟花爆竹照的的通红,变得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过年真是太喜庆了,让孩子们露出笑脸,每家每户团团圆圆,我喜欢过年。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吟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又迎来了新年。
传说中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年年出来吃人。后来有一个神仙说“年”怕火光、响声、红色,人们这么做,果然“年”没有出来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风俗。
“嘭......”一只只爆竹在天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朵: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快进来吃饭。”妈妈在厨房喊道。餐桌上,许多佳肴散发着诱人香味,让我口水飞流三千尺,立马向它们发起了进攻。不一会“敌军”就被我消灭只剩下“残兵”不过我还在“大扫荡”。我夹到了最后一块鸡腿,可弟弟一直看我,好像在说你一定要把肉给我。我想想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最后我只好在弟弟直钩钩的眼神中给了他。
之后我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夜里笑声不停,炮声不断。
新年真是中华最重大的节日!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7
每年腊月二十七八,大伯一家准会从南京回来过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可兴奋了。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
春节最热闹的是全家团聚在一块吃年夜饭,大年三十下午我们大人小孩就开始忙碌起来。“春节吃饺子,时时弯弯顺!”妈妈边揉面边说,我是第一次包饺子,虚心地跟妈妈学。擀面皮这活儿可不好干,我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擀出了几张厚薄还算匀称的面皮,我此时已是汗津津“累”莹莹了。包饺子我的手艺更“臭”了:有的像胖将军,有的似小矮人……有些事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哪!妈妈告诉我些秘诀后,我终于能整出几个象样的作品了。
再看看厨房,响起了锅碗瓢盆交响乐,奶奶和四婶洗菜、炒菜、烧菜……不一会儿像刘谦变魔术一样,一桌丰盛的菜肴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垂涎欲滴。
傍晚一大家十几口人全到齐了,围坐在餐桌旁,爷爷一边吃一边讲着几道菜的寓意。饭还没吃完,就听见外面‘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桌上的孩子全嚷起来:“我要放鞭炮,我要放鞭炮……”我也坐不住了,跟着他们往外跑。在大人的指导帮助下,美丽的烟花竞相开放,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我更爱一家大团圆的幸福快乐!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8
过年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都吃团圆饭,大家一齐动手,做出自已的拿手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着新年钟声敲响后放鞭炮。我可等不急了,早早的就拿上礼花和炮仗来到楼下,点上一个“红地雷”,只听“嘭”的一声,“红地雷”转了起来,有时黄,有时绿,可好看了。突然,“红地雷”停住了,马上“啪啦”“啪啦”地响了起来,太好玩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爸爸拿起早已挂好的鞭炮,点燃了,“噼哩啪啦”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我一起床就忙着给家里的长辈们拜年,收到压岁钱了,哈哈,今年的收获可真不小,牛年就是牛,我得好好打算一下压岁钱该怎么花。家里早早的就有来拜年的了,爸爸也一起去拜年,大家见面都开心的说着“过年好!”“过年好!”……
希望我们的祖国在牛年更牛!
过年四年级作文300字 篇9
过年了,过年了,我们期盼已久的新年终于到来了。人们把对联贴在门旁,把窗花贴在窗户上,给新年添加了色彩。
为什么要过年呢,因为过年和一个传说有关:古代的时候,有一种怪兽,它的名字叫“年”。每当半夜时,怪兽“年”就会来村庄伤害人类,因此村庄里的人都逃到山上躲避,以免怪兽的打扰。有一位神奇的老爷爷决定在村庄住一晚。到了那天夜晚,“年”又来捣乱了,突然看见门旁边贴着红红的对联,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阵响亮的鞭炮声,房间里灯火通明。走出一位老爷爷,老爷爷身穿红袍站在门前哈哈大笑。吓得怪兽“年”直发抖,不敢再靠近,一溜烟儿的跑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这个传说一直留到了现在,所以过年的意思就是:家家团圆、吃年夜饭.....在新年的晚上,人们会在院子里放鞭炮、看烟花。“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个不停,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尽情的绽放,使天空变得绚丽多彩。 过年了,过年了。我祝同学们新春 快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