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数学考0分,作文只写了3句,却被名牌大学破格录取,后成一代大师
民国时期,诞生了很多大师级别的人物。这些大师当中,有很多都是被名牌高校破格录取的。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是近代诗坛的一位大师级人物,但是他高考数学竟然考了0分,国文作文也就写了3句话。
此人就是一代大师臧克家,臧克家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但是他的命运是悲惨的,8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不久之后父亲也离他而去,年仅34岁。
由于家庭的不幸,臧克家有机会和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对农民的悲惨、辛酸的生活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
由于家庭的影响,臧克家从小就对古诗十分感兴趣,并且能够背诵六十多篇古文。对臧克家影响最大的老师叫孙梦星,他常常感慨道:我们堂堂大中华,有几千年的光荣历史,竟被小小日本这样欺压!而当局又一味忍让,弄得国亡无日,四万万黄帝的子孙,全将变成亡国奴了!
由于臧克家对古文的热爱,所以他的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数一数二的,但是数学这种科目,他可以说是一点不感兴趣。
1930年,臧克家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考了零分,作文也仅仅是三句诗歌,“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评分极严的闻一多先生,给这三句杂感打了高分,并破格录取了他。这正如臧克家所说:“闻先生从三句杂感中发现了我,欣赏了我,给了我全体考生里国文的最高分——98分,使我这个数学吃了鸭蛋的考生被青大录取了。”
臧克家入学后,成了闻一多的关门弟子。每当臧克家写完一首诗,总会找闻先生请教。闻一多都会做出具体的评价,每一次指导都让臧克家受益颇多,诗歌水平不断提高。
对于闻一多来说,臧克家不仅是自己的学生,也是自己的知己。他经常鼓励臧克家写诗,然后帮他拿到报刊发表。闻先生给臧克家的信中所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臧克家先生写过很多诗,我想最出名的就是大家熟知的《有的人》。
其中最出名的一句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首诗写于1949年,但是它的全部内容又在建国后反复应验,故它可归为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首诗。
1991年10月,臧克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10月,臧克家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
2004年2月5日,臧克家先生因冠心病、尿毒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安葬于北京万佛园华侨陵园。
臧克家新诗风格严谨、简朴、含蓄,构思上讲求通过平易来表现不平易,遣词造句上讲求苦吟和锤炼,较多地揭露社会黑暗,但间也有浪漫气息的笔触,曾被称为“农民诗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说臧克家的诗“借鉴了一些古典的东西,同时也吸收了后来者的成就,他的诗凝练、朴实,对人们那种坚韧的精神予以了真实的刻画。
在诗歌的各种潮流中,即使是包括后来先锋的、浪漫的潮流,臧克家所代表的那种贴近现实的风格都是不可替代的...他一直都坚持诗歌贴近现实,坚持诗歌和传统的联系,即便后来者对他的诗有种种其他看法,但就这一点而言,则是公认的。”而朱自清更曾指出,以臧克家为代表的诗歌出现后“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