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你认为最惊艳高大上的作文题目?
(一)一卷红楼触百思
这是一篇中考考试的时候我见到的,这篇文章以红楼梦为背景,用了许多的排比句引用了许多红楼梦里面的诗句。
其中有一段写林黛玉的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她的哀愁。“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剖净土掩风流”是她的超然。“尺幅绞销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是她的深情。
这个都是初中作文的套路,用一个万能的排比句撑场面,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有这样的积累,也算很不错了。
(二)芳香自守,待时而开
这个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题目
写的是要静候时机,以北方的丁香为线索展开的描写。
其中不乏大量的引用,比如“卒然临之而不惊”“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用了郑伯克段于焉”等一些列的典故。
整体而言真的算是上乘,引论深刻,不刻意卖弄词藻。
(三)鸿鹄立志,无愧担当
这一篇作文,我当初作为范文去背的,高考的时候刚好用到了,真的挺幸运的。
“张载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顾宪成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写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西南联大师生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唱响“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要有一双以天下为己任的眼睛,就算流泪,也应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其中的一段话,写的的确不错。
同样是五段三论式
鸿志薄云无愧怍,十年饮冰血不凉。
最后一句用了这个,让人心潮澎湃。
(四)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应该也是一篇高考作文,大概就是,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不说话,别人无话可说的时候,我一鸣惊人。
当时我觉得这篇作文十分的困难,但当我读罢鲁迅的《野草》之后,便对此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创作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其中有一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即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五)英雄何须磨剑锋
这一篇议论文我是十分欣赏的。
分三个层面论述。
美人绝色,向来不是徒有其表,引用了西施貂蝉王昭君,才子风流,向来不是空有其名,引用了司马相如,王勃等人。以及讲到了国家层面上,引论相当的深刻,语言也很美。
(六)树成荫,我容一叶落
这一篇就是,一个吻,一个巴掌的那一年的作文。
树成荫,一叶落,生机不变;人高立,坠一寸,便也无妨。
李清照曾不满苏东坡之词偶不合音律,但无妨他“大江东去”的慷慨激昂;《怀仁集之圣教序》字字珠玑,无懈可击,可王羲之偶尔有的败笔,不遮其书圣的辉煌。时时皆出彩,则无以显其精彩;偶有一叶落,不失为人生的一笔华章。
这是其中的一段,非常的出彩。
(先更新到这里,等我想到了就填上面)
添加一个关于新手如何增加粉丝的链接
微信公众号还有「钱」途吗?1 赞同 · 0 评论回答总:我不反对有一个漂亮的标题,这的确能激发很大的阅读兴趣,但我反感大面积的堆砌辞藻,感觉那不是写作文,而是拿着前人的东西来炫耀,而且食之无味,并没有达到让人享受的作用。
现在学生写作文普遍的虚假,编造,就我上学那会,特别的流行扶老奶奶过马路,爸爸下大雨背着我去医院,跟家里人吵架,跑出去总有陌生人提供饭菜,上了高中,天天都是司马迁受宫刑,屈原跳江,韩信钻裤裆,勾践尝苦胆,真的很没意思,作文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真真切切的事情不写,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跃然纸上,让人很难追寻当初作文的质朴,作文沦落的千篇一律。
但以上的作文,虽然辞藻华丽,但不乏议论深刻,让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