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毛选》写了全国高考I卷作文
文 | 赵清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1
每到一年高考时,作文题目都会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
2023年全国高考I卷的作文,便以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为话题,要求考生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乍看一眼,你会不会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很多人并不懂围棋规则,什么“本手、妙手、俗手”之类的全是专业术语,完全没概念啊?
可是,现在是高考啊!除去答其他题目的时间,留给你构思、选题、下笔和完成的时间并不充裕,若你持续处于“懵圈”的状态,那考试就结束了,你根本没有退路!
这可怎么办?
先别着急,一旦你仔细审题,就会发现作文表面上是讲围棋的专业知识,实际上是让我们从内容里升华出启示意义,结合现实进行一些感悟与思考。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公众号是以写毛主席为主,把表面上看来高大上的“毛泽东思想”写得通俗一些、现实一些、接地气一些,以指导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可以说,这篇高考题目与我们的主旨思想,倒是非常契合。
若仔细分析,其实《毛选》里也有很多关于“本手、妙手、俗手”的启示,而且这些启示具有普世价值,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失去现实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站在《毛选》的角度,接地气的解析一下全国高考I卷作文。
2
先来看看“俗手”,作文题目给出的解释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通俗来讲,“俗手”其实就是追求短期、局部利益,而损失长期、全局利益的做法。
老爱下“俗手”的人,都是一些耍小聪明、投机取巧性格的人,这些人短期来看可以占点小便宜,长期来看却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在革命时期,党内也存在爱下“俗手”的情况,毛主席将其称为“左倾急性病”。
这情形就好比开车,司机非常着急,想立刻马上到达“革命胜利”的目的地,于是一路上不管什么路况都是“狂踩油门、不踩刹车”,一路狂飙不减速......这样的行为在短期内确实可以跑得很快,可长期呢?万一有一点点的闪失,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更何况,这种风险只需撞上一次,就会全盘皆输!如此以来,全局利益不也没有了吗?
1930年,以李立三为代表的部分党员搞出了个“立三路线”,其核心就是通过一省数省的发动,尤其是通过城市暴动,夺取全国政权。
可是,当时城市是“朋友少、敌人多”的地方,这里并不是共产党的优势区域。在城市里搞暴动,这无疑是以卵击石,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是典型的“俗手”行为!
结果呢?
国民党统治区内,许多地方的党组织因为“立三路线”而急于组织暴动,把原来的有限力量暴露出来,先后有十一个省委机关遭受破坏,武汉、南京等城市的党组织几乎全部瓦解,红军在进攻大城市时也遭到很大损失,先后丢失了洪湖及右江等革命根据地。
到了1932年,党内又有人下了一招“俗手棋”,提出“占领中心城市,制造政治影响”的口号,鼓动要去攻下赣州。当时毛主席坚决反对,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清形势,毛主席的反对意见无效,眼睁睁的看着红军攻打赣州。
结果呢?红军不但没有攻下赣州,反而损失惨重!
回归到生活中,这种“俗手”的做法不也是处处可见吗?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失长期利益,为了局部利益而损失整体利益。
成语“揠苗助长”、“竭泽而渔”等就是指“俗手”的做法,你想想看:为了让庄稼收成好,就把尚且稚嫩的苗儿拔出来;为了抓到更多的鱼,就把池塘里的水抽干......这样的做法在短期内确实可以收到很好的效益,可长期呢?到头来不还是一场空?
下围棋时要放下“俗手”的妄念,规划人生也需要放下短视的眼光。
要想真正有长期性、全局性的收获,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思维!从规划短期到规划长期,从着眼局部到着眼全局,如此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3
再来说说“妙手”,作文题目给出的解释是:指出乎意料的精妙下法。
说到“妙手”,医界里就有“妙手回春”的说法,人人都喜欢“妙手回春”的名医,但千万不要因此而产生另一种极端的想法:不管怎么病入膏肓的病症,经过神医一个“妙手”就能痊愈。
我们之所以不鼓励围棋的初学者一开始就热衷于“妙手”,是因为这种做法容易走极端:忽略了“布局”,而强调了“投机”。
成语“守株待兔”就描述了这种“妙手”的思维,农夫偶尔看见一只奔跑中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死了,他兴高采烈的有了意外收获。尝到了一次甜头之后,他从此就不耕田了,天天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好运气再次降临,长期以来耕田却荒芜了。
在抗日战争初期,很多人就存在着依赖“妙手”的心理,他们总是心存侥幸,到处宣扬着“速胜论”,不去规划长期战争的排兵布局,只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抓住对手的某个破绽,用个什么“妙招”把日本人搞定了。
毛主席则坚决驳斥了“速胜论”,他在《论持久战》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号召中国人民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随后他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详细布局。
怎么获胜呢?毛主席的回答是在每次战争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接下来“集中优势兵力攻敌小部”,不断取得局部的主动权,获得局部的小胜利,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积小胜为大胜”,靠量变获得质变,最终获得胜利!
生活中,人人都喜欢“妙手”,因为它代表了好运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同时,“妙手”的另一面就是“可遇不可求”,我们希望有“妙手”,但不能依赖于“妙手”:
我们希望神医用“妙手”治好疾病,但总不能因此而忽略日常养生吧?
我们希望能在比赛最后时刻来一次“绝杀”,嗨翻全场,但总不能因此而忽略提前布局比赛吧?
我们希望能“彩票中大奖”,收获意外之喜,但总不能因此而忽略日常经营吧?
我们希望能考试时能“押对大题”,拿到高分,但总不能因此而忽略日常学习吧?
网络上长期流传着一句话叫“凭运气得到的东西,最终都会凭实力亏回去”,要规划我们的人生,主动权必须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绝不能依赖于运气!
4
最后说说“本手”,作文题目给出的解释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
用俗话讲,“本手”主张把功夫下在日常,注重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秉持“长期主义”,以图厚积薄发,以长期的积累求得在某一刻的快速成长。
生活中,与“本手”有关的事情处处可见:工作任务的铺排、日常流程的梳理、执行细节的落实......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点点滴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只是,“本手”的另一面则是普通、平凡甚至枯燥,它既不像“俗手”那样可以马上获得效果,又不像“妙手”那样可以瞬间引人注目,它反而需要我们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做好日常普通事。
因此,如果用“本手”下围棋,那么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棋艺,更是我们的心性。人生也是如此,凡是有大成就者,都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步一步按照自己规划的长远路线走下去。
其实《毛选》里就有很多“本手”的下法,早在1927年9月“秋收起义”之后,毛主席就发现“攻打城市”是战略方向的错误,农村才是我们休养生息的地方,所以要在农村长期扎根。
自“文家市转兵”开始,毛主席就带领一千多人的残余部队上了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力量都还不足以包围城市。因此,毛主席从来都反对“俗手”的行为,告诫大家绝不能犯“左倾急性病”,不能轻易去进攻城市!
一直到1949年的“西柏坡会议”上,毛主席才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此时离“文家市转兵”已经过去了22年,共产党已经积蓄了“包围城市”的足够力量,长期的“本手”在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也从来不指望“速胜论”,在《论持久战》中他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对全国进行了详细布局。然后,依靠中国人民长期的战略消耗,来战胜短期迅猛出击的日本人。
可以说,“本手”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围棋的范畴,它给予了我们人生的重要启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优秀的人都在翻山越岭!
好了,关于“本手、妙手、俗手”的对比,咱们就分析到这里。这时一定有人说,要不你也是试试写一篇?那好,接下来,我就拟写一篇高考作文,按照要求,字数控制在800--1100以内。
5
《人生中的“本手、妙手、俗手”,我该怎么选择?》
俗话说“人生如棋局”,下棋者表面来看是在布局棋子,深入来看是在布局人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下棋思路,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
于是,就有了“本手、妙手、俗手”三种人生态度。
喜欢下“俗手”的人,都倾向于追求局部的利益、短期的利益,却忽略全局的利益、长期的利益。若是初次接触,会发现他们是生活中的“聪明人”;可若接触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真聪明,经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若是为了贪图一时的好处而损失个人的信誉,为了追求一时的享乐而损失身体的健康,为了获得一时的效益而导致环境的破坏,为了守住一时的安逸而丧失进取的动力,那么一系列负面因素只会在短期内消失,但会在长期积累出不可逆转的破坏力,并在某一时刻集中爆发出来,最终导致全盘皆输!
喜欢下“妙手”的人,都倾向于单点的突破,却缺乏全局的眼光。不可否认,每个人都喜欢好运气,都希望能有一个妙招迅速提升人生维度,而且这样的“好运气”、“妙招”也确实发生过,产生过美妙的结果。
同时,我们必须明白:“妙手”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有了更好,没有也不强求。试问一下:难道让我们人生幸福的主动权,要依附于“好运气”吗?显然不能!如果我们因为某些偶然性的因素,忽略了主动的人生布局,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喜欢下“本手”的人,都倾向于把功夫下在日常,注重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这样的人秉持“长期主义”,一旦确定了人生的发展方向,就会选择适合的领域并长期扎根,接下来便是工作任务的铺排、日常流程的梳理、执行细节的落实,把精力花在日常的点点滴滴,让根系在这片土壤里扎得更深、更广、更牢固。
我听过一个励志的“毛竹故事”:在最初2年里,当其他竹子都在向上生长时,毛竹表面来看没有任何的变化,深入来看却是在不断扎根,为日后的爆发积累足够的养料。到了第3年,毛竹可以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成长,只需6个周的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以上,超过其他品类的竹子。
我认为,毛竹就是秉持了“长期主义”,它能耐得住向下扎根的孤独,就担的起向上成长的资格。在人生中,只有那些注重“本手”的人,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的人,才会最终获得长期的收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智若愚。
人生和下棋一样,必须追求长期和全局的胜利,因此我的人生要选择“本手”的做法。
围棋中,初学者要在“本手”上练扎实基本功,才会拥有创造“妙手”的功力;
同样,在人生中,我们要注重“本手”上的日积月累,才会在“妙手”上取得长足的效果!
机会,永远都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6
写完作文,再在本文的结尾附上几点切身感悟。
第一,各种经典著作,其实是智慧相通的。
追求“本手”的智慧,不仅在围棋棋谱中有,在《毛选》中有,在其他著作中也有。
《孙子兵法》里就有“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其中“正”便是遵循兵家常识,按照正规阵法进行排兵布局,“奇”便是以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奇制胜。
孙子认为,在作战时任何“出奇制胜”的招术,都要以“正规阵法”作为基础,切不可剑走偏锋,一味追求“奇招”而本末倒置。
其想表达的意思,与“本手”及“妙手”的含义完全相同。
第二,俗话说“大道无形”,“本手”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中
就拿这次高考作文来说吧,刚拿到题目时,我们很容易头脑一片空白,这时候现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花太长时间去做准备。
要想下笔写一篇高分作文,就必须把功夫花在日常,将围棋与平时积累的知识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会马上写出作文,本来也要靠“本手”的积累。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篇作文题目时,脑子里很快就与《毛选》里的内容相联系起来了,没别的原因,只因我长期用在“本手”的思维学习《毛选》,这些也让我得到了即刻的效果。
同时,经过以上的分析,有没有觉得《毛选》、《孙子兵法》等著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
事实上,越是“大道”的智慧就越是贴近于日常,越能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越能指导我们普通人成长。
一旦你长期接触毛主席等人的智慧,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惊讶的发现认知实现了“质的飞跃”。如果你认可这一点,欢迎加入我们的“观海《毛选》社群”。
这里,我们会定期更新关于毛主席的各类文章,在点点滴滴中滋润大家共同成长!
第三,任何当下时刻的爆发,都源于过去长期的积累
围棋追求全局的胜利,这需要“本手”的长期布局;人生追求全面的成长,这需要“本手”的长期蓄力。
我们的公众号,就是长期输出毛主席的智慧,能让你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智慧的提升。
如果您认可,那就请您一键三连,将本文转发出去吧。
共勉!
—— END ——
这里是栩然说(ID:xuranshuo)。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读到有深度、有洞见的好文章,欢迎关注:栩然说,这里不仅有严谨求实的历史态度,还有一针见血的犀利时评。我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