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金 飞地安置 建立镇域扶贫开发项
沙沟镇位于沂水县城西北3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218平方公里,67个行政村,2.2万户、6.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6户、3048人,贫困发生率4.7%。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镇整合吸纳资金,飞地实施项目,建成了220亩卞庄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形成了镇域扶贫开发项目基地。2016年实现1005名贫困群众脱贫,保障了2017年2043名困难群众如期脱贫。
一、破解发展瓶颈,探索飞地安置的新路子
沙沟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谋划扶贫路子。通过广泛征求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贫困户意见,认为以往扶贫项目采取了村考察、村实施、村管理、村分配收益的路子,客观上存在着扶贫项目规模小、管理粗放、监管难度大等弊端,扶贫收益很难有保障。同时,各贫困村和贫困户也有项目选择难、施工慢、收益低、管理差的难题。沙沟镇党委政府组织外出实地考察项目,结合本地种植蔬菜大棚的传统和经验、水源优势、交通优势,在通过各村扶贫理事会征求贫困户意见,最大程度凝聚镇党委政府、贫困村、贫困户的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决定整合多项扶贫资金,飞地安置项目,集中建设卞庄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扶贫开发项目基地。基地占地220亩,整合15个重点贫困村扶贫资金4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100万元、“特色种养加”资金100万元,共计650万元建设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38个,项目收益主要覆盖15个贫困村447户、713人,着力打造统筹资金合力、突出规模经营、扶贫保障有力的镇域扶贫开发项目基地。
二、规范合同管理,明晰扶贫资产产权和收益
为确保扶贫资产建成后产权和收益清晰,在项目建设前期,召开党委政府、财政、扶贫、涉农部门及相关贫困村联席会议,研究扶贫资产产权和收益分配问题,通过签订合同和公约的方式,确定资产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方案,防止各方出现争议。一是签订公约。项目涉及的15个重点贫困村自发联合签订《沙沟镇卞庄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项目整合框架约定》,约定签订后所有贫困村必须共同遵守。约定主要事项有资产建成后归各村村集体所有、按照程序进行资产移交、项目收益按照投入资金比例进行分成等等。二是签订资产移交合同。项目建成后由镇经管站形成资产清单,镇政府和村集体签订资产移交合同,合同规定将资产移交村集体,按照各村投资比例确定资产所有权,经管站形成资产台账,确保扶贫资产顺利移交村集体。三是签订租赁合同。各村与承包方签订租赁合同,约定承包方每年11月不论经营方效益如何,必须给予15个贫困村合同规定的收益。
三、突出市场化运作,确保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产业扶贫项目建成后,各村在镇经管站指导下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精选合作伙伴,以优秀的企业带动产业扶贫项目长效稳定发展。为保障项目长效稳定发展,在公开招标时对承接主体设定了具体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项目的发展需要融入大量的工商资本,这是项目发展的根本。二要有成熟的管理经验,走市场化经营就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用成熟的管理体系融入项目后期生产中。三是具备优秀的社会公信力,产业扶贫是经济扶贫更是“良心”扶贫,不能因为市场管理变了扶贫的味道。
通过公开竞标,沂水县沂州果蔬研究专业合作社顺利承租了沙沟镇卞庄高效冬暖式大棚项目,并与各贫困村签订了租赁合同,规范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项目投入使用后,该合作社迅速启动,在短期内先后融入资金300万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经营中,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寿光蔬菜高产新品种,聘请寿光蔬菜种植专家采用先进种植技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蔬菜种植品种和规模,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扶贫成效和质量。目前各大棚蔬菜长势良好,每天采摘8000斤茄子和6000斤辣椒,每天销售收入达到2万多元。
2016年该合作社就根据租赁合同向15个贫困村支付租金65万元,帮扶贫困人口713人,人均增收771元。实现了项目可持续,贫困人口早受益的目标。同时注重吸纳周围村庄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剩余劳动力,带动群众脱贫发展。
四、实施两步工作法,保障收益分配到户
由村“两委”和扶贫理事会制定发包方案和收益分配方案,严格执行村级议事程序,确保扶贫资产收益安全到户。第一步,进行资产发包。项目建成后,各贫困村通过镇经管站对资产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各贫困村和扶贫理事会根据评估报告制定经营性扶贫资产发包方案,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镇经管站审核后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期过后进行公开招标发包。第二步,确定收益分配机制。项目收益后交镇经管站代管,由扶贫理事会提议收益分配方案,报村委会研究,报镇经管站审核后进行公示,收益由经管站打卡发放给贫困户。卞庄高效冬暖式蔬菜产业项目由沂州果蔬研究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无论收益高低,每年给予15个村庄投入资金的10%,计65万元,用于帮扶447户,713人,人均年增收771元。
五、加强资金管护,确保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整合资金的15个贫困村分别成立了扶贫理事会,扶贫理事会由各村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贫困户组成,定期巡查合作社生产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保障了扶贫资金资产安全;合作社定期召开会议,与党委政府、各村扶贫理事会通报项目运作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收益分红情况;合作社与大棚经营户签订合同,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保障扶贫资产安全。
卞庄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得到了有效推广。沙沟镇继续在九岭坡村投资1000万元建设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60个,建设蔬菜储藏冷库等配套设施,发展壮大扶贫开发项目基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