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1000字(死亡诗社观后感1000字三篇)
《死亡诗社》观后感
作为一部经典的美国电影, 《死亡诗社》讲述了一群青年学生在传统保守的学校里,受到一位不同寻常的英语老师约翰·基廷的启发,走上了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的道路。这部电影深刻地表达了对教育体制、传统和权威的质疑。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部电影所带给我们的思考。
“懂得去吸取生命中任何值得体验的东西”
约翰·基廷以他那自由、独立、理性和激情并重的个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他鼓励学生们去探索未知世界,在每一个细节中寻找生命中任何值得体验的东西,去尽情享受人生。他通过唯美的诗歌、音乐及其他文化艺术形式来启发学生们,让他们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在感性与理性上做出平衡。
“把握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许多学生都受到了约翰·基廷的启发,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尼尔·佩里、托德·安德森和诺克斯·奥弗斯特等人,他们发现自己的父母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好了,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在约翰·基廷的鼓励下,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梦想。
“传统与改变”
电影中学校保守传统与约翰·基廷提倡的改变形成了鲜明对比。学校严格遵守着传统规则,但这种规则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约翰·基廷则以他那非凡的个性和思想挑战传统教育体系,推动学生们寻找新颖的知识和体验。
“死亡并不可怕”
电影最后一幕尼尔·佩里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无法掌控命运这一悲剧性命运引起我们的思考。尼尔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是因为他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受到父亲的限制和学校的束缚,他感到无法自拔。而约翰·基廷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有生之年没有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
结语
《死亡诗社》让我们深刻地反思了教育体系、传统与权威对于青少年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它呼吁我们勇敢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梦想,并且要尊重每一个人独立的思想和个性。相信每个观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从中得到启示,在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和理性中寻找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