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征观后感2000字(我的长征观后感1200字)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我的长征观后感2000字(我的长征观后感1200字)

我的长征观后感

前言

在我读完毛泽东的《长征纪实》之后,我深受震撼。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中经历的艰辛和胜利,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我们党为了革命事业不惜一切代价、奋斗到底的精神。下面是我的长征观后感。

毅力与信念

在长达两年多的行军过程中,中国红军面对着各种困难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前进着。毛泽东曾说过:“我们要像打仗一样进行游击战争”,这句话概括了红军在长征期间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战。这种信念鼓舞着他们继续前进,即使没有物质上的保障,也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

“一个萝卜一个坑,谁都不能落下”,这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口号。在长征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但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是他们胜利的关键。然而,在这个集体主义的背景下,仍然有些个人表现出了惊人的英雄气概:比如当时年仅24岁的邓小平,他在战斗中勇敢果敢、指挥机智,并因此成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之一。这种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的结合使整个队伍更加强大。

困境与突破

在长征中,中国红军不断面临着各种困境和危险:饥饿、寒冷、疾病、敌情等等。但正是这些困境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有创造力。例如,在被敌人包围时,红军会采取“以少胜多”的战术;在物资匮乏时,他们依靠自己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来维持生存;在艰难跋涉时,他们想出了“绕道走,不失分寸”的办法。这些突破和创新让他们始终占据主动。

结语

在我读完《长征纪实》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可贵。他们不仅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而且能够在困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长征中汲取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