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篇一
我读了一本名叫《鲁滨逊漂流记》的书,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作者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逊·克鲁索。主人公幼年就爱好航海,为了坚持自己从小的梦想抛开了有钱的家庭,航海无数次。终于这一次他的航船遇难了,船上的所有人都死了,只有他存活了下来,于是这场长达28年的漫长的路途开始了。
他做了一枝竹筏,把一些食物与生活用品用竹筏运到了一个岛上,用船的帆布做帐篷吃着船上带来的干粮然后靠打猎维持生计后来他研发了一些水稻与蔬菜,并开始在岛上种植。还训练了一批山羊做肉食的来源。后来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家具放在山洞里,随后自己也搬了过去。
是一场勇敢者的挑战,敢于挑战你才可能成为英雄被后人所崇拜。
我不得不崇拜他,他敢于挑战,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敢独自一人在岛上生活着28年,如果是我的话一定是哭着鼻子在荒岛上放弃了求生的意识等待着死亡,可他却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用勇气打败害怕危险的心里。这也更让我懂得了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着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样,不管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勇敢的面对,不要轻易放弃。不管你遇到了什么危险,请你不要害怕,与危险抗争,坚强的走下去-----勇气+智慧+不害怕危险的心里>一切艰难险阻。让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大海里扬起生命的风帆远航吧!
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篇二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读到一些书。我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一一《西游记》。
我们的人生大概是起起伏伏,需要受到磨难的。例如在《西游记》里,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大山以后,被观音菩萨安排到了取经的队伍之中,成为了唐僧的大徒弟。但是,孙悟空并没有只是用一个筋斗云,把唐僧直接带到西天,然后完成任务,而是一步一步地,把唐僧护送到西天。如果那样,唐僧和孙悟空他们缺少磨难,菩萨是不会给他们真经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我们慢慢长大的同时,也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可能无可避免地会受伤,但这些成长的经历、人生的体验是不能替代的。
过去的美好,阻止不了成长的脚步。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历了"三打自骨精"这一难后,被唐僧冤枉,回到了故乡花果山。他到了花果山,然后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后来,他再次被八戒请回取经队伍,保护唐僧,此后直到取经完成,被封斗战胜佛,他也没有再回花果山。这启示人们:人总是要成长的,过去的永远无法替代现在的。
记得在我去年期末考试时,考得了总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但是我心里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成长的脚步无法回到过去,我要激励自己,在这一学期再续辉煌。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勇往直前。孙悟空每次遇到什么妖魔鬼怪,总想掏出金箍棒,和它们打上一架,而不管妖怪的宝物有多厉害、武艺有多高强。他总是毫不惧怕,义无反顾。受此启示,我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难题、怪题,总是会想到孙悟空的精神。我想到孙悟空,面对那些题目,就会振奋精神,鼓起勇气,将它们一一战胜。
《西游记》真是一本好书啊!你们也快拿起一本《西游记》,看一看吧!
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篇三
十一长假,我沉浸在《神秘岛》的世界里。
《神秘岛》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他代表作——科幻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美国北军俘虏在逃离时被抛神秘荒岛的经历。在荒岛上,他们凭借智慧,勇气,毅力,建立了富庶的家园。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险象环生,并充满丰富的科学知识。在有趣的文字中学到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歌颂了主人公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和洋溢着强烈的追求自由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聪明有领导才能的工程师史密斯,记者史佩莱,忠诚的黑人仆人纳布,勇敢忠诚的狗托普,水手潘克洛夫和少年赫伯特和后来改邪归正的艾尔通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用他们险象环生的经历为我们写出这本《神秘岛》。
本书能使读者把心吊起来,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的主人公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四年来,从白手起家到衣食无忧,每个读者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主人公十分爱国,把那座荒岛取名为“林肯岛”,还用祖国的地名为“林肯岛”上的景色命名,这每一点,都深深的体现出主人公的爱国情怀。
书中从一开始就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神秘的角色,下文也有种种怪事发生,无不让我们联想到那个一开始就出现的神秘人,引着我们,十分想看下去(看下去)。
本书通过有趣的故事还教会我们很多道理:不抛弃,动脑筋(要思考),勇敢等,真是没有说教胜过说教。
最后,神秘人总算是公开了——尼摩船长,我十分兴奋,这不是《海底两万里》的角色吗?儒勒。凡尔纳巧妙地将《海底两万里》与《神秘岛》连接在了一起,让我突然想再去翻翻那本《海底两万里》了。
工程师史密斯先生利用自己的知识造出陶器、玻璃、金属、风磨、电报机……以及众人的团结,勇气,这每一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篇四
我以前很不喜欢看世界名著,觉得世界名著都又乏味又复杂,看不懂。可是今年,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利用暑假时间,看完了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著名小说《格列佛游记》,才发现世界名著原来也十分有趣。
《格列佛游记》讲的是书中主人公格列佛医生在一次航海失事后,意外经历了在小人国利立浦特、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勒皮他和慧骃国四个国家的游记。分了四章来描写,通过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奇遇,巧妙地抨击了英国当时的贪腐政局,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
先一开始,复杂的人名、地名和航海术语看得我头晕眼花,感到十分乏味。可是当我耐住性子看下去后,越往后我的兴趣就越大。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格列佛一波三折的经历都深深吸引住了我:“他到底回英国了吗?国王对他怎么样?在那里,格列佛还碰到了什么奇妙的事儿?”怀着这一个个疑问,我马不停蹄地看了下去。
看完的时候,我已经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为什么斯威夫特不再多写一点儿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呢?”我不禁有些意尤未尽。
格列佛身上所体现出的很多美德都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章里,他面对弱者——小人国的居民们,不恃强凌弱,还乐于助人,帮他们做了很多需要大力气才能完成的事儿;第二章里,他体现了非凡的勇气,面对强者——大人国的巨人们,他不卑不亢、沉着冷静;第三章里,他很有教养,明知科学院的人都在空想,却没有直接说出来,令别人难堪;第四章里,他则十分好学,竟然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马(慧骃)的语言。
读完全书,我跟随格列佛一起畅游了斯威夫特的幻想世界,它向我打开了一个装满着奇闻趣事的屋子的大门,《格列佛游记》,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充实的暑假!
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篇五
文中的一句句话语,一个个片段充分表达了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颗爱国心。
《詹天佑》一文描写了在1905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国工程人员独立修筑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在英俄等多数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任务。
在勘测过程中,詹天佑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他遇到困难总是毫不畏惧。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开凿隧道时,山顶的泉水往隧道里渗,詹天佑身先士卒,带头提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估价的五分之一。
再想想我们自己,如果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有毅力,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如果我们也像詹天佑一样事事为国家,为集体着想,身边会有多少活雷锋出现呢?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像詹天佑那样有着精密的要求,还会有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么?
虽然我们不能像詹天佑那样有那么伟大的业绩,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让“中国近代工程师之父”——詹天佑的伟人事迹和他那不屈不挠,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