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长对孩子考试后反思简短

4852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2024年家长对孩子考试后反思简短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长对孩子考试后反思简短篇一

为什么父母付出了超常的心血,孩子却不为所动?问题就出在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妥当。

一是过分保护。

过分保护是指父母对孩子一切都包办代替。叠被子、洗袜子、削苹果,帮孩子整理书包、做作业、检查作业……其结果是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事事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开拓精神,智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二是盲目讨好。

使孩子最反感的是市侩式的“讨好式”教育。急于求成,三言五语之后,只能讲“你考虑一下得失”。孩子思想上不通,就诱之以物质利益,只求对方答应照办。这种“教育”,后患无穷。次数多了,同喊“狼来了”的牧童一样,再无人相信,说教者自己的人格也会受到孩子怀疑甚至鄙视。

三是粗暴惩罚。

严厉惩罚是指父母教育孩子态度生硬,言语粗暴,缺乏感情,甚至挖苦、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方式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是对孩子的心罚,摧毁孩子的自尊。其结果是造成孩子性格压抑,心理自卑,自信心被打击,智慧被扼杀,或者孩子就变得像父母一样粗暴残忍,谎话连篇。

四是越俎代庖。

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家长为孩子定调调,画框框,使孩子的言行符合父母的意愿。如一些家长总是唠叨和埋怨孩子:“今天只能穿什么衣服!”“怎么回家就看电视?”“就是玩有能耐!”或者偷看孩子日记、监听电话等,有的家长限制孩子出去玩,学习考试一定要考多少分以上……总之,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可以,令孩子无所适从。过分干涉孩子的结果,使孩子变得小心谨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是放任自流。

少数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放弃管理,不负责任。虽然孩子上了学,但很快要进入青春期,以后不需要像孩提时代那样在衣食住行方面操更多的心,但是在心理层面则需要家长倾注更多的关怀。聪明的家长表面上好像“事事无心”,处处放手,实际上外松内紧。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一定的根源。学生交际能力差,不爱说话,必然与父母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有关;孩子懦弱、不自信,必然与父母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的缺点有关;孩子有暴力倾向,必然与家庭缺乏爱心、缺乏温暖有关。如果存在以上问题不知道改变,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那么,父母应该经常反思什么问题呢?

1、是否肯于加强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无师自通,或道听途说就可以做好的,家长应当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应建立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一起成长的新理念。

2、是否做到了孩子的表率?

恐怕答案并不易于回答。孩子可以挑选学校,挑选老师,挑选班级,惟独不能挑选父母。所以,为孩子做点牺牲,少玩一会,少看点无聊的马拉松电视剧,让孩子安心读书,不应该吗?家长对自己放任,不喜欢学习,打麻将、玩扑克,通宵达旦;有的迷恋跳舞、酗酒、赌博,彻夜不归;夫妻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庭气氛很糟糕。己不正,焉能正人?家长没有上大学,千般理由,万般理由。那是上年纪人的托词,现在有电大函大夜大远程教育,还有什么借口?不能说服孩子,孩子有理由问:为什么只要求我们用功?静下心来,多做一点与自己的业务成长相关的事,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发展。

3、是否实事求是的为孩子考虑?

大部分家长都会深信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否所有的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真正考虑了将来的出路呢?恐怕不那么简单。很多家长的毛病是放不开,期望值高,但是抓不到点子上。盲目性充斥在家长的行为中。如和其他孩子盲目攀比,望子成龙;只问成果,不问过程,容易失望,于是搞“反面鼓励”,又用不好激将法,便走向另一极端;心理暗示变成了滥施压力,搞得孩子心怀不满,敢怒而不敢言,以至精神恍惚,效果更差。家长不研究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只顾训斥打骂,形成恶性循环。于是孩子采取破罐破摔的态度,形成严重对立。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应该知道:只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够对孩子起到督促和鼓舞的作用。相反,当一个孩子面临父母规定的目标只能哀叹自己的无能时,距离对这个孩子教育的失望也就不远了。

4、是否真正尊重孩子?

现在大家都认为尊重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标志之一。但一到现实却变了“味儿”:孩子成了弱势群体,没有思考权,没有发言权,没有质疑权,没有选择权,结果就导致家长高高在上,而孩子低三下四,不断承认错误和失败。真正尊重孩子就体现在不以一次偶然的分数来判定学生,而着重于评价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传递给他一种成功的信号。在教育中,永远有比分数更重要的

家长对孩子考试后反思简短篇二

从小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也买了不少课外阅读书,但没有坚持督促孩子阅读,导致孩子语感不强、字词美句积累甚少,现在孩子的语文成绩很差,因为初中考试大部分是课外知识,后悔啊,现在更没时间看了,也没有这个习惯。

反思:现在终于明白了——有了良好的读书的习惯,进入初中语文再差也不会差哪去。

数学:

小学学了点奥数,但种种原因(个人的、社会的)没有坚持学,导致初中择校时什么好学校也没考上。摇号进了不错的学校,分班考试很多都是奥数类型题,只进了平行班。

现在的初中数学真是不一般,孩子的周考、月考a卷难题b卷大部分题型很多跟小学的奥数差不多,只是原来的数字改成现在的字母(现在终于明白升学择校或分班要考奥数了,也明白所谓“禁奥”=放屁)。后悔啊,现在只有吃力地往前爬,花大把的金钱和时间去学。

反思:学过奥数即使没拿到奖,进入初中再难的题也有解题的思路吧。

英语:

在小学自认为孩子的英语不错,因小学英语每学期考试都是优,就没上课外辅导班。现在初中英语虽然从字母学起,但进度很快,还没消化又讲新课,作业全是课外试卷,周末更是几大张,大半的题不会(因很多单词不知道),真不知道小学英语是怎么混过来的,还是小学英语老师不行或不重视。

我同事的孩子现在学到新概念2了,学英语很轻松,在小学感觉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绩一样啊都是优啊。后悔啊,没有学课外的。

反思:小学英语学得扎实点,学得多一点,进入初中英语学习也会轻松许多。

小学的家长啊,我真羡慕你们,你们有更多时间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重视早期培养啊。不要到时像我一样后悔极了。

家长对孩子考试后反思简短篇三

孩子上初中,第一次开的家长会,通过齐老师的介绍,我觉得学校平时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培养,让我感到非常放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作为父母感到无限的欣慰。每次看到老师定时和我们家长沟通信息时,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你们为此付出的心血,感到这是一群真正热爱孩子的园丁,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老师们!

在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让他享受成长的快乐,学会与人真诚交往、关爱他人的习惯、正确的学习态度比什么都重要。我的孩子基础不太好,学习努力的不够,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学习时间长,但没效率,可能学习办法不对?还是?有时候课文没背完,手里拿着书睡着了……看着很心痛的……第二天早上叫他起来背……但是学习成绩上不去……当父母的心里很着急……可能我们家长做的不到位吧!今天开完家长会后我回来反思了很多……我觉得平时可能对孩子的要求不太高——孩子做完作业就让他放松,没有预习和复习的过程等……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全家的“情绪”,但我很少责怪孩子,多在鼓励他,使孩子树立信心。只是埋怨自己平时关心的不够…在这里我把听到的优秀孩子家长的经验和自己今天感受到的总结起来送给孩子,希望孩子能从中悟出几分道理,有所进步。

第一、你所处的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既然没有办法改变它,那么就只有去适应它。

第二、人生有起有伏,只有这样才会成长,上帝安排给人的每一次挫折,不管有多难,有多痛苦,都是能承受得了的。

第三、泪水和汗水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第四、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更困难,实在是支撑不住的时候,说声“我好累”,但不能说“我不行”。

第五、如果你以前的成绩不好,说明你做的不够好,要从现在做起。

第六、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弃。

第七、考试是最公平的竞争,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八、人的一生有无数的风风雨雨在等着你,要学会承受风雨、学会坚强、学会做人、学会自己长大……

第九、人生就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在如梦短暂的生命中,只有自己展开了笑脸,才能说一切都是美好的。

老师和家长都是真心期望你能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开心,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愿你放下包袱,下次考出好成绩!

家长对孩子考试后反思简短篇四

每位家长都会对孩子考试有所考虑。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孩子,盼望孩子成龙成凤是必然的。

但是,孩子考试考砸了怎么办?因为各种原因,每个孩子都有考砸了的可能,我跟一些家长们探讨过这个总是,家长们的说法大概能概括出以下几种:

1.理解平淡型

既然孩子上学了,那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就像家长的任务是挣钱养家一样。学校考试是天经地义的,他考砸了,就给他一个教训,下回努力呗。

2.火冒三丈型

看到孩子举着满是叉子的卷子,就骂孩子不争气,冲孩子发火,尤其是有领导或者同事的孩子考得不错的时候,或者有领导或同事在身边的时候,家长更觉得下不来台。

3.讽刺挖苦型

不正面评价孩子的试卷,反而将孩子以前的一些缺点、错误搬出来,讽刺挖苦孩子,什么:你不是挺捧吗:挺傲气的吗?不是什么都知道吗?一让你看书,你就说会了,一让你做题,你就说懂了。你是会了,你是懂了,考试考得不错呀,差50多分就100分啦?弄得孩子尴尬,甚至无地自容。

4.软钉子型

孩子拿回没有考好的试卷,知道爸爸妈妈会不满意,不高兴,于是失去往日的天真、活泼,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多说话,主动地帮助妈妈洗菜做饭干一些家务活,或帮爸爸妈妈沏茶倒水献些殷勤,以表示惭愧,但有些家长还是说,行啦,算了吧,这些用不着你,下次考试多得几分,比帮我干活更让我高兴。

当然,我这里介绍的只是些家长的不适宜的做法,为什么说这些做法不适宜呢?我们来简单地剖析几句。

1.理解平淡型的不适宜

孩子到学校上学,学习当然是他们的第一任务,为了检查学生知识的程度,学校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个类型的家长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孩子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更是为了通过考试,让孩子找出自己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以利今后的进步。所以,家长不能认为考试是孩子的事情,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经验少,他们还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考试失误的原因,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在和孩子沟通中,找出考试失误的真正原因。(关于考试失误原因,在后述中还有谈到)

2.火冒三丈型的不适宜

这类家长的不适宜多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没有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就是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环境条件、智力条件、家长条件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考试之前的情绪条件都有可能影响考试。

比如,早晨临上学前,孩子跟家长要几元钱买喜欢的画册,家长训斥他:又要钱,你先去考试,考好了,咱们另说,考不好,没门!孩子带着不痛快的心情到学校考试,而这种不痛快的情绪,就会对考试产生心理影响。

可是,有些家长并不考虑这些因素,他们认为,孩子们都在一个学校上学,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学的又都是一样的课本,孩子没有考好,肯定是贪玩了,没努力。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错误,因为人是有差异的,很多条件都不同,所以孩子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另一个方面,是没有把孩子摆正位置。这些家长没有把孩子摆在孩子的位置,而是摆在了自己的脸上,孩子考好了,自己的脸上便生光。

如果孩子没有考好,自己的脸上就生气。所以遇到孩子没有考好的时候,就火冒三丈,责备孩子不如某某,责骂孩子不努力。

3.讽刺挖苦型

对于讽刺挖苦型的家长,我想对他们说,应该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考试砸了,讽刺挖苦无济于事,搬出以前的事来批评孩子更是不适宜。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应该在当时解决,如果当时没有重视,而拿到现在来说事,孩子就会产生爸爸妈妈秋收算账的想法,而对家长产生戒备心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误的原因,不要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不负责任的爸爸妈妈的想法。

4.给软钉子的不适宜

孩子们是有自尊心的,他们看到别的同学拿着满是红对勾的考试卷子欢天喜地地回家,而自己却没考好,他们的心中已经忐忑不安,不知道爸爸妈妈的态度如何,是狂风还是暴雨。

所以,他们回到家后就会小心谨慎,怕自己什么地方再做得不好,更惹父母的不快。他们主动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的行动就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由于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可能会让爸爸妈妈伤心。

所以,此时家长们,就应该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误的原因,找到努力的方向,而那些“不用你干,下次考好点比什么都强”的话,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