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景点导游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一
真山真水倒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
十里河滩明如境,几步花圃几农田。
花溪公园的风景以鳞、凤、龟、蛇四山为中心展开。麟山是花溪公园主峰,外型酷似凶猛的麒麟,披绿挂翠怒目向天发出千锤之音,故而有“云卷青麟”之名。由麟山石条小路盘曲而上,到达半山有一个名叫“飞云岫”的天然石洞,洞外的“飞云阁”在危崖之际可供游人休息观景。山巅悬岩峭壁,状如麟角峥嵘,顶端“倚天亭”气势苍劲,依山指天,大有玉树临风之态。在麟山顶向下鸟瞰,整个花溪公园美景尽收眼底,饱览无遗。使人有了“一览众山小”的凭空驭气之感。
凤山处于田圃阡陌的平地之中,在山顶可见村寨小径如银蛇舞龙盘伏在花丛中田野上,龟山如同一年迈老匍匐于公园之中,“山势西来,河水东去”山中一阁,供游人闹中取静,山左“玉棋亭”依稀可见,山右有坝上桥伸出臂膀,与来宾客握手相别。蛇山与龟山遥相呼应,山势盘曲为三个小岫,岫顶左、中、右分别为“柏亭”、“蛇山亭”和“观瀑亭”,并在坝上桥与龟山相连。
花溪是山的天府,是亭的世界,更是奇花异草斗艳争香的圣地也是溪流小河汇集之所在。阳春三月,蝶阵花潮,让人目不暇接,正是:蝶来风有致,溪去人留影。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二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境内,距市区36公里,从贵阳乘车60分钟便到景区,交通便利。
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这是一种远古文明,也是一个奇迹,一个秘密。
香纸沟是贵阳境内一颗“绿色宝石,天然氧吧”,是古老蔡伦造纸自然博物馆。
香纸沟景区由“龙井湾、锅底箐、马脚冲、南静寺、白水沟、红子沟、葫芦冲、方丈沟”等十余个小景区组成,共有七十余个景点。 香纸沟盛产“香纸”主要是民间祭拜时用来焚烧的神圣“纸品”,绝不是现代纸可以随便代替的。而造纸为什么成为香纸沟人世代相传的产业呢?个中故事颇为有趣。
话说600多年前的民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增南”时,由湖南的侯爷,越国汪公率领的一支军队来到这里屯驻,为祭军中阵亡将士,在此修碾伐竹造纸做祭品,用香纸做香(因湖南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就把这里定为“湘子沟”。后来香纸渐成为当地的特产行业,地名和特产恰同音,地名也就演变成了“香纸沟”。如今,这里的百姓,还供奉着“越国汪公,蔡伦先师”。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三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豆腐果、泡豆腐、豆腐皮、状元蹄、状元膀、鸡辣角等,养丰富、食法多样、是青岩的著名小吃。
小小青岩给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当地的美食了。青岩可能是所有古镇中特色小吃最多的一个了吧。也许是局限于当地的物产,小镇的传统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实并不复杂而特殊,仅仅是一些家常的五谷杂粮、荤腥畜肉而已。但在镇内巧妇的精妙手艺加工下,一盘盘极有特色的小吃就摆上了桌面。
豆腐圆子是用豆腐捏成圆球状,再裹上面粉做成的。在油锅里微微一炸,出锅的时候黄灿灿的。趁热蘸点贵州特有的沾水,再整个儿放入嘴里,外脆内软,甜中带辣,确是极品的美味。 糕粑稀饭,早餐的首选,藕粉做底,上面放上一个煮熟了的米糕团,看上去煞是可爱诱人,一般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饯之类的配料,然后用勺子把米糕捣碎,和在藕粉里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细滑无比。米豆腐想必几乎西南的每一个小镇里都有,可到了青岩这米豆腐也不同了。当地有一种特殊的米豆腐,用绿豆粉和各种蔬菜调和在一起,色泽嫩绿,这样的配方可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哦。
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蜜汁猪肘、酸汤鱼等等,当地还盛产各种山间野菜,处理后摆上饭桌也是极具特色哦。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古镇方圆3平方公里,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镇内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共30多座庙宇祠堂,这批古建筑气势雄伟、雕梁画栋,工艺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不少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颇具观赏价值。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四
我们来到了贵州西江千江苗寨。当天晚上到达时,从木制吊脚楼的窗子往外望去,一幢幢的吊脚楼楼顶,被一盏盏橙黄色的灯勾勒了出来。这些只能看见轮廓的房顶,远远近近,连成一片,像一条条龙舟在夜幕下一比高低;又好似一颗颗星星被天上的仙女们洒落人间,美极了!
住在苗寨的清晨,我往往被窗外潺潺的溪水声唤醒,随之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这股凉气新鲜、湿润,甚至连青草和木头的香气,也被它带了进来,随即,那一夜的疲倦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旷神怡、沁人心脾的感觉。
在苗寨时,不论在哪儿,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看到了苗族姑娘,她们不是戴着银光闪闪的银饰,就是头上扎着一朵还含着露珠的娇嫩鲜花。而苗族壮年男子,他们身着黄黑相间的背心,头扎一根黄布条,下穿马裤,足穿黑布鞋,很有一副好汉的气慨!
在苗寨,我还欣赏到了苗族舞蹈。只见被银光闪闪的银饰和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苗族姑娘们,一个个排成一列,踩着轻盈的小碎步出场了。她们的舞步和着男子们演奏的节拍,头上戴着的银铃“叮当叮当”地响,声音是那么地清脆。
欣赏完了苗族姑娘们的民族舞蹈,我们还品尝到了苗族人特有的“长桌宴”。顾名思义“长桌宴”就是就餐的人围坐在一张由好几张长方形的桌子拼成一个特别长的长桌边吃饭。宴席上,好客的苗族姑娘们唱着山歌欢迎远方的客人,她们还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红鸡蛋挂在客人们的脖子上。在我们桌边,还饶有兴趣地坐着另一桌人,他们中有老有少,还有很多外国人,这,也体现了“长桌宴”人人平等的寓意。
西江千户苗寨被我们游完了,但是,这个散发着浓浓民族气息的村落,被我用大脑拍了下来,永远存入了我的脑海中。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五
中国古代以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为主,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旅行游玩的好地方。贵阳在贵州省的中部,是贵州的省会城市。
贵阳市由十一个区、市、县组成,就好像一个大家庭中的十一个兄弟姐妹。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和开阳县这十一个兄弟姐妹携手为贵阳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家在繁华热闹的云岩区,位于贵阳的西北角。这里有贵阳的黔灵公园,园内有被誉为“黔南第一山”的黔灵山。山上古木参天,植被茂密,百鸟鸣唱,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清泉怪石,随处可见,经九曲径可到据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弘福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游客给猕猴喂食,成群的猕猴常与游人嬉戏,园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贵阳更加美丽!
贵阳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宜人的气候为贵阳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誉。贵阳宜人的气候,美丽的自然风光时刻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投资者到贵阳旅游开发。
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现有林地面积27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1.7%。此外,市区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宽1至7公里,长逾70公里的环城林带,为贵阳市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目前,投资1.1亿元人民币,总长223公里,面积43万亩的新环城林带正在建设中,,20xx年前,人均环城林带面积将达到207平方米。愿我们美丽、和谐的贵阳明天会更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让我们携手一起创建美好的贵阳!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六
镇太古镇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舆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门,恰像一个楔子,插入贵州东部凹处。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团结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老师称镇远为“湘黔派别”,确是慧眼独具。
镇太古镇对象长85公里,南北宽60公里,东部狭长而西部较宽,略呈三角状,总幅员面积为1878平方公里(合285万亩),东面与湖南新晃交界;东北部与本省玉屏县相连;西邻旋秉;南界剑河、三穗;北连岑巩、石阡。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镇太古镇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天气区,一年四序天气理解,冬无寒冷,夏无酷暑,春秋温煦。年均匀气温为16.4℃。月均匀气温以7月为最高,为26.6℃。元月最低,为5.2℃。
镇太古镇是世界油桐首要产区之一,汗青上称镇远为“油桐之乡”。瓜果首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称接桃)、姜黄李、大板栗等,果硕质优,深受接待。
据史书记实,镇太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称“荆蛮”。
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汗青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团结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以后相沿至今。
镇远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汗青。在2000多年的悠悠汗青长河中,这里的汉、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会糊口的各个规模中,在保持各自传统特色的同时,岂论是在经济、文化或风情、习俗等方面,都闪射出彼此融合、取长补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配合前进的吉祥之光,谱写了一曲曲民族连合和气的赞歌,配合创造了镇远这庄素有“滇楚锁钥”、“湘黔咽喉”、“黔东重镇”、“苗乡古城”之称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并存的“迷宫”。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核准,镇远被定名为汗青文假名城。
民初襄助蔡锷“倒袁护国”的名将李烈钧,进驻镇远,军旅之余,于青龙洞、莲花亭等处题写了“牂牁江上雨如丝,彩雉理解赋载驰。薏苡满车依石室,荒藤入梦拜孤祠。全军熙勃鱼龙动,十载丹诚草木知。欲挽银河涤苍昊,长风直待发萍时。”和“乾坤入钓竿”等诗词。抗日战争中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到此考察军事民情,呼叫公众焕发抗战,驱每日寇,收复失地,奋笔亲书“还我国土”四个大字于一所学校的墙壁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二、六军团,九军团等赤军将士,在这里战顽敌,征腐恶,夺路西进。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罗炳辉、肖克等都留下了好汉的足迹。
镇远境内栖身着汉、苗、侗、土家、平民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烈,民间习俗多样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以及个民族共有的端午龙舟节,都是世代相传、热闹不凡的万人盛会。
镇远名特产甚多。天印绿茶、陈年道菜、青酒及民族刺绣品驰名遐迩。
现在镇远的交通已异常利便,湘黔铁路和湘黔公路穿境而过。古镇新城,不只是黔东南一带的物质集散地,同时也是黔东南旅游交通关节。在它周围,闻名景点密步:西有施秉县和云台山、黄平县和飞云崖,北邻梵净山天然掩护区,南下可抚玩侗寨鼓楼、花桥、北上东行可游览湖南张家界......旧日林则徐所述的“望之若无城”,早已成汗青掌故,镇远名扬八方,才更显古城风范。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七
现在我们顺山而下,便到了麒麟洞。它的得名是因为在麒麟洞内有一块巨大的钟乳石,非常象一头麒麟。在麒麟洞旁的这个“水月庵”,曾关押过两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留下过许多故事。
好了,到了这里,黔灵山的主要景点都游过了,还有一些名胜古迹正在维护和修理中,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来游玩!
贵阳黔灵公园导游词2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贵州观光旅游,我是你们此次贵州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段。贵州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黔灵山,大家都知道我们贵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相传有一位老和尚来到贵阳,发现在贵阳的某座山上,汇聚了大量的天地灵气,于是老和尚来到这里倒栽了一棵松树,结果,这棵松树居然存活了,而且枝繁叶茂,证明了老和尚的话,这位老和尚就是有名的赤松和尚。于是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名曰“弘福寺”,意为弘扬佛法,造福天下。而这座汇聚了天地灵气的灵山,则叫做“黔灵山”。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就是黔灵山了,它由大罗岭、象王岭、白象岭、檀山、杖钵峰、狮子台、关刀岩、宝塔峰和北峰组成。现在的黔灵公园就是由黔灵山为主体,后又开辟了黔灵湖,动物园,麒麟洞,二坝和三岭湾等景点。
在我的右手边是索道,如果想先登上山顶可以从索道出发。如果想去看看大熊猫、孔雀、狮子老虎的游客,可以从三岭湾、麒麟洞去参观动物园。不过“玩山”的人,特别是朝山拜佛的.香客,大都沿着“九曲径”慢慢爬上去。
现在我们脚下的九曲径共有382级台阶,24个“之”字拐,因有9个大弯道而称为“九曲径”。沿着山道旁的石壁上,有许多石刻,从“第一山”、“黔灵胜境”到“南无阿弥陀佛”……引导人们走近佛门,感受“心既是佛”的境界。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虎”字,这是清朝的石刻。
为什么在这佛山上会有“虎”字?大家都知道,虎是山中之王,以虎镇山,还有什么妖魔鬼怪敢接近呢?于是,佛法弘扬,得一清净之地。走到上面还有一个“吹螺壁”,一些奇妙的小洞遍布在石壁上,洞眼大小象手指一样,如果用嘴贴着石壁可吹出海螺鸣叫的声音,传说吹响小洞,就能使人长寿。九曲径的最后,还有一个泉亭,叫做洗钵池。
到了这里,我们就走完九曲径了,各位游客,现在我的右手边这幅大型石雕叫做“九龙浴佛”,它说的是释迦磨尼诞生时,有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左手边就是弘福寺了。平时寺门只会开边上的小门,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在佛教,这叫做山门,分别代表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如果中间的门开了,那就是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了。
进入弘福寺,主要景点有钟楼、藏经阁、说法堂等等。弘福寺是贵州最大的佛教寺庙。弘福寺的香火非常旺,这跟弘福寺的灵气十足是分不开的。弘福寺是国务院对外开放的寺庙之一,也是贵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外有塔林,为弘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居士的骨灰安葬处,有名可考者有赤松、参之、柏青、心月等,四周古木参天,景色优美。
来到1300米的象王岭瞰铸亭上,一眼望去,青山耸立的黔灵山,高楼林立的贵阳市全景经手眼底,朱德到此处游览时还留下了“黔灵山上望贵阳,十年建设换新装”的壮丽诗句。
贵阳景点导游词篇八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8年)而建。 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气亭”、“桂花厅”与两侧游廊相通。享堂正中,塑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雕坐像。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
凡喜欢王明阳的人,已经是半个儒者。追寻阳明足迹的人,不能不来贵州。
颇有些武侠小说中的情景,阳明先生毕生所学,最终在隐居修炼中悟得精华,挟绝世武功,名震江湖。
当你步入抚风山阳明祠,立刻会被一种气息包围,这种气息仿佛远离都市,超越时空,宛如高天流云,浩渺烟波----仔细云感悟吧!
阳明祠,坐落在贵阳市区扶风山,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与相邻的尹道真祠,扶风寺共同组成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风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在贵州三年中,他先后在修文龙岗书院和贵州文明书院讲学。他逝世后,贵阳人为纪念他而修建该祠。祠内殿堂中,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坐像,两侧为先生手书:“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木刻对联、殿堂外碑廊有王明阳先生手书”《矫亭记》和家书文稿及燕服画像。此外还有清代学者莫友芝、何绍基等人游览祠堂题咏的诗文及捐资修建人员名册石刻,是贵阳市现存的碑刻精华,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